忘記了什麼地方看來的一句話:「世界從此分為武漢肺炎前、武漢肺炎後。」
倒數十天萬聖節,在接下來就是聖誕節、除夕、農曆新年。從2020年的農曆新年開始,香港人就適應了帶上口罩生活。無論要到任何公眾場所、甚至是室內的餐廳、圖書館、商店……戴上口罩是社交禮儀。
所有考試打亂了。雖然DSE如期舉行,好多興趣班還有各種證書課程無論是課堂還是考試延期取消不在話下。本來打算最後一年過去工作假期的因為擔心感染又或者經濟考慮擱置,不過歲月不饒人年紀又大一歲。
本來「走塑」的快餐店悄悄地為客人再次送上塑膠飲管、明明提倡了幾年要自己攜帶食物盒這年消耗的快餐餐具卻以倍數增長。即使是能夠分解的餐具看上去比較環保,專家都說埋在堆填區裏不符合特定條件的話也不見得能夠迅速分解。
打聽身邊的人生活在肺炎前後有沒有改變恐怕永遠都不會回來,人生從此分成肺炎前後?
喜歡去健身室的說以前每天早上都要去康文署轄下健身室,一旦設備有人捷足先登會有點不開心。自從健身室關門後發掘了很多在家裏都可以做的運動,時間操控比較好也沒有跟人搶器材的壓力,人反而樂觀了。
喜歡到不同餐廳的說吃多了自己家裏做的東西既留意原產地又減少了外出吃飯或者外賣。覺得自己能夠選擇食菜、又可以減少消耗即用即棄餐具感覺不錯以後都會盡量在家裏吃飯以及帶飯工作。
看着這些正面的例子,我和他們截然不同。
關在家裏久了人越來越懶惰,想起這幾年來旅行要五點起身六點出門搭火車覺得匪夷所思。我竟然會為海膽便當早一天去到久慈第二日晨早去排隊?為了要去陸前高田坐了幾多個鐘頭的巴士火車?遇上夏天的颱風滯留當地改酒店改機位死了幾多細胞?
就算肺炎完結有疫苗、世界回復「正常」,我也不會好像早幾年三份一時間在香港以外的地方跑來跑去,懶開有條路頹開有樣睇,一旦想到未來旅行要早起床已經沒有動力了。
武漢肺炎前後,你自問也有什麼生活習慣是改變了、肯定不會再回到之前了嗎?
—我是分隔線—
2020年の都道府県魅力度排行榜最後一名的是有世界遺產的栃木縣。
最後為大家送上去年11月的栃木縣紅葉。
🛫Kiri出沒注意🛬
https://www.instagram.com/kirita/
https://www.kiri-san.com
《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日本一人旅》
支持本網營運:
Payme Link:https://payme.hsbc/kirisan
Paypal Link:https://paypal.me/wongkiri